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水患緊隨人潮而來 整治河道市府發揮團隊精神


豪雨或颱風雨季帶來瞬間充沛雨量,一時來不及紓解,上游山區的泥沙夾帶著雜草,隨著雨勢傾洩而下,經常發生水患,颱風季節經常氾濫成災。最嚴重的一次災害是納莉颱風時,水淹高達二層樓,民眾財產遭受嚴重損失。


為保障地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,維護大臺北地區防洪安全,民國84年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養工處(今水利處前身)提出內溝溪整治規劃。
所謂「前人種樹」,河道整治由工務局團隊規劃,進行瓏山林社區附近至基隆河入口為界的內溝溪中下游河道整治,前建設局(產業發展局前身)則負責由瓏山林社區起往上游溪段之整治工程,自88年起規劃第一階段,分4階段規劃整治工程,終於95整治完成,共築全溪之美,後續成立大地工程處定期維護改善,如今十年復育有成,內溝溪面貌一新水患不再,除了安全,更提供了市民悠遊山林、親水戲水,極佳的去處。

★ 點選照片即可放大圖片 ★
 
內溝溪整治photo01
內溝溪整治photo02
內溝溪整治photo03